【摘要】2022年,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、多国通胀高企等因素影响,诸多行业陷入整体性的困境。然而,中国造船业在LNG运输船制造方面,却是好消息不断。克拉克森数据显示,2022年第一季度,中国造船业收获13艘LNG运输船订单,总载重吨数比去年全年还多19.3万吨;除沪东中华外,江南造船、大船集团也成功进军大型LNG运输船领域。如今,中国在LNG运输船制造方面奋起直追,屡获突破,这一定程度上应感谢中国第一艘LNG运输船诞生背后所付出的无数艰辛。
一、
重压之下“吃螃蟹”的勇气
液化天然气(Liquefied Natural Gas,简称LNG)被公认为“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”,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,且产生的热量大。20世纪90年代,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越发被国际社会所关注。与此同时,清洁能源被大量采用,液化天然气得到了进一步推广。
我国LNG产业起步相对较晚。20世纪80年代,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利用莺歌海天然气生产LNG。1994年,据我国完成的69个盆地的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估算,中国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。同年,广东省开展了利用LNG的规划研究工作。到了1995年,原国家计委决定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牵头组织进口LNG项目的技术和经济研究工作。1996年3月17日,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九五”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其中9次提到“天然气”,包括1995年生产天然气174亿立方米,比1990年增加21.78亿立方米;加强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和开发,积极发展新能源;保持石油天然气稳步增产;到2000年,天然气产量达到250亿立方米。 然而,不管是全球还是我国,均存在天然气资源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。据worldometers.info上的数据显示,俄罗斯、伊朗和卡塔尔三个国家就占了全世界天然气资源的54.1%。而之于我国,天然气又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、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。 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,再加上对LNG的重视、推广和采用,使得LNG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。此外,LNG运输船建造具有“高难度、高技术、高附加值”的特点,被誉为造船业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是船厂眼中的“香饽饽”,国际船舶业开始大规模建造LNG运输船。 对中国船企来说,摘下这颗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无论是从船企自身发展角度,还是之于中国造船业发展,都具有极大吸引力。沪东中华造船(集团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沪东中华”)就磨拳霍霍,想做中国船企在LNG运输船领域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船厂,然而,面临的压力巨大。 LNG运输船的制造工艺复杂、难度高。尽管沪东中华前身为“赉赐洋行”,1928年扩大经营范围时开设了马勒机器造船厂,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60多年造船历史,但用时任总经理王勇的话说就是“(建造LNG运输船)除了钢板焊接是项老技术,别的制造工艺全部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”。以殷瓦焊接为例,LNG气化温度为-162摄氏度,有时LNG运输需20天甚至更长时间,隔热不好,可能会导致船毁人亡,甚至爆炸。
殷瓦钢能承受很低的温度,被用于LNG运输船液舱的主屏蔽层,但其价格昂贵,LNG运输船上大部分殷瓦钢的厚度仅为0.7毫米,薄如纸张,而为了防止热胀冷缩,表面还有褶皱。一艘14.7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,殷瓦钢焊缝长达130公里,整个液舱由成千上万片殷瓦钢焊接而成,其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,焊接必须在恒温、绝尘的环境中进行,并且殷瓦钢易生锈或腐蚀,焊工的汗水会导致其腐蚀,用手触摸也容易使其产生浮锈。
管理面临巨大压力。我国的现代化造船业起步较晚,1995年,中国造船业虽然首次追赶上德国,成为仅次于日韩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,但“大而不强”,在高附加值船舶制造方面几无竞争力,当时国内对船厂的印象是“大老粗”,又脏又乱。而建造LNG运输船,必须符合HSE(健康、安全、环保)安全管理体系,不仅是对观念,对管理方面带来的更是多方位的挑战。
二、建造过程中的披荆斩棘
美国人很早就开始研究LNG运输船,而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,欧洲则是LNG等高技术、高附加值船舶的领跑者。日本是通过大量资金购买和引进LNG船舶生产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,进而消化吸收,形成本国的船舶配套产业。韩国则是以市场换技术,通过探索学习,逐步形成部分自主研发和独立制造能力。
决定建造LNG运输船之后,沪东中华曾赴日韩考察,但日韩谁会将好不容易掌握的核心技术拱手相让?日本一家船厂甚至当着中国造船考察团的面直言:“这种船你们造不出,因为我们也造得不容易。”而欧洲一家建造LNG运输船的船厂现场,为了封锁技术,由武装人员把守。而在与欧洲及日韩船厂经过多方接触后,1999年,沪东中华最终决定引进法国GTT公司的LNG船薄膜型液货舱围护系统专利技术和法国大西洋船厂设计技术。 然而,即使是引进专利和设计技术,距离LNG运输船真正建成仍有无数的艰难险阻。等到两家国外公司的资料给到,竟多达2000多份,高度超过九米,差不多有三层楼高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LNG运输船涉及几十万个零部件,光绝缘箱就有5万多个。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沪东中华造船人开启建造第一艘LNG运输船的浩大工程,面对一个个令人头疼的问题,开始“闯关”。 建造LNG运输船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,焊工必须通过G证考核。在日本,培训一名G证焊工,起码要经过3个月以上的学习。沪东中华选派优秀焊接技术人才到日本船厂学习殷瓦钢焊接技术,每个焊工光是专业培训的培训费就花了15万元。结果也不负众望。曾在全国综合性焊接比赛中夺冠的秦毅,正是选派人员之一,他白天细心揣摩日本专家的一举一动,晚上缠着翻译查阅技术文件,甚至躺在床上还不安分地比划着焊接要领,像是“走火入魔”了一般。最终,他仅用了4周,就在日本专家的惊讶神色中,成为第一位获得G证的中国焊工。之后,又有16名中国焊工接受G证焊接培训,他们又带出一批批建造LNG船的殷瓦钢焊接技术人才。
靠着坚定的决心、不怕挫败的坚韧、一丝不苟的严谨、创新管理精诚合作以及从“拿来主义”到自主创新的蜕变,2008年4月3日,沪东中华自主建造的我国第一艘LNG运输船“大鹏昊”成功交付。
三、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
沪东中华成功建造出中国第一艘LNG运输船后,时任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不吝盛赞的同时,也直言:“尽管我国LNG船建造已取得重大突破,但我国LNG船建造技术发展还任重道远,虽然第一艘LNG船已经建成,但我国还远没有形成自主设计、建造能力,尤其是总体设计和系统技术仍控制在外方手中,进入国际市场还需时日。” 作为中国建造LNG运输船的领军者,沪东中华也没有“自满”和丝毫懈怠,而是继续坚持在建造LNG运输船方面苦练内功,持续提升,并一次次取得突破。 完成首批LNG运输船建造任务后,沪东中华又联合有关院所成功开发出:16万立方米电力推进LNG船、17.2万立方米蒸汽透平推进LNG船、17.4万立方米电力推进/高效透平推进LNG船、22万立方米LNG船等系列船型。 到2011年1月时,埃克森美孚和商船三井选择沪东中华为其中国LNG运输项目4艘LNG船的中标船厂。这是沪东中华首次接到LNG运输船的国际订单,向着国际市场迈出重要一步。 2017年,沪东中华造船力压日韩船企,和日本商船三井正式签署4艘17.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合同,这是当时最先进的LNG船,集成了世界首创技术。
2020年3月,沪东中华为希腊船东建造的全球最先进、国内首款大型LNG-FSRU(浮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及再气化装置)船如期出坞。4月30日,沪东中华为商船三井建造的全球最大、最先进的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顺利交付。
2022年4月,中国造船史上最大单笔LNG船订单生效,沪东中华和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,与买方代表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共同签署6艘17.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建造合同,总金额达80余亿元人民币。2020年前4个月,沪东中华已累计承接LNG船订单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7艘,超越韩国船企傲居全球之首。
而在2022年,不只是沪东中华取得突破。江南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(ADNOC)旗下ADNOC Logistics & Services签订2艘17.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合同,成为国内第一家承接MARK III薄膜型大型LNG运输船的船厂。大船集团与招商轮船、中船贸易通过“云签约”方式签署“2+2”艘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建造合同。
曾经,沪东中华是中国LNG运输船建造的领军者,但也是形单影只的“孤勇者”。20多年前,沪东中华在决定建造中国第一艘LNG运输船时,承受着多重压力,在日本船厂考察时,还要遭受对方言语的“轻视”。但沪东中华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,并披荆斩棘,拓出一条开阔的阳光大道。
如今,不只是沪东中华,江南造船、大船集团也成功进军大型LNG运输船领域,中国造船业多点开花,诠释着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的美好。
船员帮 帮船员